提到南法,多數人會先想起馬賽的薰衣草田、普羅旺斯的紫色花海。但在蔚藍海岸的臂彎裡,還臥著一座被陽光 “私藏” 的小城 —— 尼斯。它背倚阿爾卑斯山脈的沉穩,面朝地中海的澄澈,300 多天的明媚日光把日子熬成了蜜,不僅成了世界富豪心之嚮往的聚集地,更藏著邊境古城的煙火、懸崖小鎮的童話,每一步都是風景,每一眼都是故事。

馬塞納廣場 - 尼斯的 “心臟”,晝夜皆浪漫
若說尼斯有個 “靈魂樞紐”,那一定是馬塞納廣場。這座從 19 世紀矗立至今的廣場,名字印著拿破崙時代的榮光 —— 為紀念帝國元帥安德列・馬塞納而命名,對尼斯人而言,它更是 “新舊的橋樑”:一頭連著老城的斑駁煙火,一頭通向新城的現代繁華。

廣場的設計藏著巧思:中央噴泉的青銅裝飾複刻著太陽系行星的軌跡,仿佛把星河落進了人間;西班牙藝術家打造的 7 座 “尼斯對話” 雕塑,代表著七大洲,高高立在金屬柱上,白天是錯落的藝術裝置,入夜後便亮起五彩燈光,把夜色染得溫柔。每年尼斯狂歡節時,這裡更是全城的焦點 —— 花車浩浩蕩蕩從廣場駛過,彩紙漫天、音樂滿街,連空氣裡都飄著熱鬧的因數,讓人忍不住跟著人群歡呼。
天使灣 - 鵝卵石上的蔚藍浪漫
尼斯的海,是帶著 “形狀” 的 —— 天使灣因酷似天使展開的翅膀而得名,那道柔美圓潤的弧線,成了蔚藍海岸最亮眼的 “名片”。和別處的細沙海灘不同,這裡的灘塗鋪滿了光滑的鵝卵石,脫了鞋踩上去,帶著陽光的余溫從腳底傳來,彎腰撿起一顆,還能看見海水沖刷的紋路。

午後躺在鵝卵石上曬太陽是尼斯人的日常:聽海浪一遍遍拍打石子,發出 “沙沙” 的聲響;抬眼是純粹的藍,天空與地中海連在一起,分不清哪裡是海、哪裡是天。等到夕陽西下,橙紅色的餘暉灑在海面上,把海水染成漸變的金,整個海灣像被裹進了暖融融的光暈裡,此刻什麼都不用做,光是發呆就足夠幸福。
英國人漫步大道 - 左手大海,右手繁華
與天使灣相鄰的,是全長數公里的英國人漫步大道。名字的由來很有趣 —— 早年英國人常來這裡度假,久而久之便成了專屬標籤。這條大道像一條 “雙面鏡”:一側是地中海的浪漫,海風輕柔地拂過面頰,帶著鹹濕的氣息;另一側是尼斯的繁華,奢侈品店、咖啡館、藝術畫廊一字排開,櫥窗裡的陳列透著精緻。

跟著當地人沿大道散步是最好的體驗:白天看情侶牽手慢跑,老人推著嬰兒車曬太陽;夜晚看路燈亮起,商鋪的霓虹與海面的波光相映,明明是人聲鼎沸的熱鬧,卻透著一份難得的愜意。走到大道盡頭,便是城堡山 —— 拾級而上,整個天使灣的弧線、尼斯城的紅頂白牆全收進眼底,這是打卡尼斯的 “經典視角”,按下快門,便是一幀蔚藍海岸的明信片。
埃茲小鎮 - 懸崖上的 “鷹巢村”,藏著哲思與童話
從尼斯出發,往山上走,就能遇見埃茲小鎮 —— 這座建在懸崖上的微型小城,距今已有數千年歷史,因像老鷹在岩壁上築巢而被稱作 “鷹巢村”。踏上小鎮的石板路,仿佛走進了時光裡:崎嶇的山路蜿蜒向上,紅頂的小屋嵌在岩壁間,百葉窗透著暖黃的光,遠處是一望無際的地中海,海風穿過小巷,帶著淡淡的草木香。

這裡藏著不少傳奇:德國哲學家尼采曾沿著這條山路漫步,在陽光與山海間完成了《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》的第三部分;希區柯克的電影《捉賊記》也曾在此取景,讓這座懸崖小鎮名聲大噪。走到山頂,還能遇見一座 “仙人掌花園”——400 多種仙人掌、龍舌蘭、蘆薈擠在園子裡,形態各異的綠色植物與藍色大海相映,隨手一拍都是充滿異域感的大片。
尼斯老城 - 千年貿易站裡的煙火氣
尼斯的故事,藏在老城的巷子裡。早在數千年前,這裡因靠近意法邊境、瀕臨地中海,成了利古裡亞海岸的繁華貿易站,如今時光流轉,老城依舊保留著當年的模樣:明黃色的磚牆縱橫交錯,百葉窗半開著,復古的路燈掛在巷口,走進去就像闖進了歐洲老電影的片場。

老城的靈魂是市集。一周七天,每天的主題都不重樣:週二和週六是 “鮮花專場”,玫瑰、薰衣草、向日葵堆得像小山,花香能飄出幾條街;週五是 “果蔬市集”,新鮮的番茄、飽滿的無花果、帶著露水的生菜擺得整整齊齊,攤主用帶著南法口音的法語吆喝著;周日則是 “懷舊市集”,郵票、古書、老物件鋪在攤位上,說不定能淘到一兩件帶著歲月痕跡的寶貝。
在這裡,你可以和當地人一起圍著街頭藝人駐足,看他彈吉他、變魔術;也可以找一家露天咖啡館,點一杯濃縮咖啡,配一塊杏仁撻,聽鄰桌的法國紳士聊藝術 —— 老城的煙火氣,不是刻意的復古,而是把日子過成了詩。
若你計畫去法國,別只盯著巴黎的鐵塔或普羅旺斯的花田。留幾天給尼斯吧:在天使灣聽海浪與鵝卵石的私語,在埃茲小鎮追一場千年的風,在老城的市集裡摸一摸南法的溫度,你會發現,這裡的浪漫從不是刻意營造的精緻,而是陽光、大海與時光,共同釀出的溫柔。
訂房之前先用比價工具查找最低價格:Hotelcombined | Trivago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