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生總要有一次 “把時間浪費在海與沙上” 的旅行 —— 陽光漫過碧藍的海水,推開房門就是椰林與海浪,而能把這份鬆弛感做到極致的,莫過於馬爾代夫,而且是能適配不同需求的 “海島度假範本”:學生党能找到高性價比的特惠島,情侶能住進私密的私人島,親子家庭也有專屬的歡樂天地。今天就來幫你理清馬爾代夫選島的邏輯。

目錄(輕點展開)
一、選島先分兩類
馬爾代夫是一個位在印度洋上的南亞群島國家,鄰近印度及斯里蘭卡,由 26 個環礁以及多達 1,200 座珊瑚礁島組成,是亞洲面積最小的國家之一。其首都名為「馬累」,是該國最大的城市,也是全國最繁華的地方。很多人以為馬爾代夫是 “一個島”,其實它更像一片 “島嶼群”—— 不同島嶼的景色、消費、體驗天差地別。
1.1 居民島
居民島是當地人生活的地方,基礎設施像小縣城,海邊沒有 “果凍海” 的透亮感,更像普通的海邊;但優勢很明顯:消費低。出海浮潛、海釣這類活動,價格比度假島便宜一半以上,比如一次 “與海龜共游”,居民島約 80 美元,度假島可能要 200 美元起。

預訂可以直接在攜程、Agoda 搜 “馬爾代夫居民島”。不過居民島的體驗遠不如度假島 —— 如果不是為了省錢,真不推薦。
1.2 度假島

度假島是酒店承包的 “私人島嶼”,幾乎每個島嶼對應一家酒店 —— 你的度假日常,就是在島上逛沙灘、玩海水、享酒店服務,不用趕景點,也不用操心吃飯、交通,每天躺著看海就行。主打一個 “慢下來”。
二、預算怎麼算?
去馬爾代夫的總費用 = 機票 + 島嶼套餐 + 上島交通 + 餐飲小費 + 娛樂項目,前三項是 “必花項”,後兩項可靈活調整,先看具體拆分。
2.1 往返機票
- 直飛:往返約 HKD 6000 元 / 人(經濟艙),適合想省時間、怕麻煩的人,比如帶老人或小孩的家庭。
- 轉機:往返約 HKD 4000 元 / 人(中轉 1-2 次),適合預算有限、不介意多花半天時間的遊客,比如學生党。
最常見的轉機點為迪拜、新加坡、馬來西亞吉隆坡、泰國曼谷等,依選擇的航空公司與轉機時間不同,整體飛行時間約為12~15小時。
2.2 島嶼套餐
馬爾代夫的酒店按 “奢華程度” 分 5 檔,套餐多是 5 天 4 晚或 6 天 5 晚,注意:套餐價默認 “兩人成行”,算總預算時要乘以 2!
檔位 | 星級對應 | 人均預算 | 代表島嶼 | 適合人群 |
---|---|---|---|---|
頂奢島嶼 | 7 星 | HKD 3 萬元以上 | 白馬莊園、維拉私人島、大四季 | 追求極致私密、預算無上限 |
尊享島嶼 | 6 星 | HKD 2.5-3 萬元 | 阿麗拉、四季、麗思卡爾頓 | 注重品質感、願意為服務買單 |
豪華島嶼 | 5-6 星 | HKD 1.8-2.5 萬元 | 艾美、威斯汀、雙魚島 | 第一次去、想平衡體驗與預算 |
經典島嶼 | 4-5 星 | HKD 1.2-1.8 萬元 | 喜來登滿月、法魯馬富士 | 預算中等、看重性價比 |
特惠島嶼 | 4-5 星 | HKD 1.2 萬元以下 | 南棕櫚、迪格瑞、薇麗富士 | 學生党、初次嘗試海島度假 |
2.3 上島交通
去馬代要先飛抵首都馬累的維拉納機場,再轉交通工具上島,3 種方式各有優缺點:

- 快艇:適合距離機場近的島(一般 1 小時內可達)。班次靈活,到機場後隨時能走,價格也最便宜(人均 50-100 美元);但缺點是顛簸,暈船的人會很受罪,我同行的朋友坐了 20 分鐘就吐了,建議提前吃暈船藥。
- 水飛(水上飛機):適合中等距離的島(1-2 小時)。價格最貴(人均 300-600美元)。低空飛行時能俯瞰整個環礁,藍色的瀉湖像散落在海上的寶石,景色絕了;但要注意:水飛沒有空調,夏天坐像進了 “蒸籠”,還會有柴油味,噪音也大,怕熱、怕吵的人要慎選。
- 內飛(內陸飛機):適合遠距離的島(2 小時以上)。和普通小飛機一樣,有空調、座位舒服,還能托運行李;但流程麻煩,要提前 1 小時到機場辦值機,下飛機後還要轉酒店的快艇才能上島,整體耗時較長,適合不著急、追求舒適的人。
2.4 餐飲小費
在馬爾代夫吃飯是相對比較貴的。一是因為小島不能自產,全進口;二是美元消費。一頓正常餐飯,自己點的話一般花費80-120美元不等,酒水也都是要錢的,所以挑選好套餐對預算比較有規劃。

馬代的餐型分 4 種,選對了能省不少事:
- BB:Bad & Breakfast,含早餐,適合喜歡自己找吃的人,但島上餐廳很貴;
- HB:Half & Board,含早晚兩餐,中午要自己解決吃飯,適合打算白天出海、中午在外面吃簡餐的人;
- FB:Full & Board,含早中晚三餐,但酒水要自費,想喝飲料的話每天要多花幾十美元;
- AI:All Inclusive,一價全包,三餐 + 酒水軟飲(包括雞尾酒、果汁)都包含。
對於第一次去的遊客,強烈推薦選擇一價全包,有些套餐還送出海活動、拍照,上島後除了小費和付費餐廳,基本不用再花錢。
小費別忘,按場景給:
馬爾代夫有小費文化,不用多給但要給得合適:搬運行李 1-2 美元 / 次,枕邊放 1-2 美元給打掃房間(建議別省,服務會更貼心),管家可一次性給 10-20 美元,中文服務人員給 5-10 美元即可。
2.5 娛樂項目

出海浮潛、海釣、水上飛機觀光這些專案,單次可能要幾百美元,建議先看套餐裡有沒有贈送 —— 比如部分頂奢島會送 SPA 體驗、出海浮潛,能省不少錢。如果預算有限,單在島上逛沙灘、拍拍照,也足夠愜意。
三、按 “需求” 選島
知道預算後,再結合你的 “出行目的” 選島,才能精准匹配:
3.1 島嶼類型
泄湖島:顏值黨首選!沙灘和深海之間的淺水區,海水是淡藍色的 “果凍色”,陽光照下來能看到海底的細沙,站在岸邊隨手拍都是 “朋友圈 C 位”;但缺點是浮潛體驗一般,只能看到少量小魚,適合喜歡拍照、不執著潛水的人。

浮潛島:潛水愛好者的天堂!下水就是彩色珊瑚叢,魚群圍著你轉,運氣好能碰到海龜、魔鬼魚,甚至護士鯊;但海面看起來會有 “黑斑”(其實是水下珊瑚的影子),在岸上拍照容易 “顯髒”,追求海底體驗的話完全不用在意。

3.2 按人群選

- 親子遊:選 “兒童友好型” 島嶼 —— 比如有兒童俱樂部(能託管小孩)、兒童吃住免費的中央格蘭德、茉莉島,家長能安心放鬆;
- 蜜月遊:選 “小而私密” 的島嶼 —— 比如房間少、密度低的索尼瓦賈尼、庫達度,避免人多打擾,還能預約私人晚餐、沙灘佈置;
- 團體遊:選 “大而熱鬧” 的島嶼 —— 比如大四季、卓美亞,房間多、娛樂設施全(水上樂園、多間餐廳),適合多人一起玩。
3.3 按房型選
馬爾代夫的房型主要分兩種,第一次去建議選 “2 晚沙屋 + 2 晚水屋”,兩種體驗都不落下:

沙屋:建在沙灘上,離餐廳、酒吧近,晚上安靜不吵,適合喜歡逛沙灘、怕海浪聲的人;

水屋:建在海上,能直接下海浮潛,部分水屋有玻璃地板(能看魚)、網床(拍照出片),但海浪聲會大一些,適合喜歡 “海上生活” 的人。
另外,帶小孩的家庭要注意:部分島嶼房間限住 2 大 1 小或 2 大 2 小,預訂前確認清楚人數限制。
3.4 其他細節
- 酒店新舊:新酒店設施新(比如智慧設備、網紅滑梯),但周邊珊瑚礁可能沒長好(浮潛體驗弱);老酒店如果剛裝修過,也能兼顧設施與浮潛,選的時候優先看 “裝修時間”;
- 中文服務:現在大部分島嶼都有中文工作人員,英文不好也不用怕,預訂時確認一句更安心;
- 跳島遊:如果想玩多個島,優先選 “距離近、能直接中轉” 的島嶼(比如馬累周邊的島),遠島需要多次中轉,會很折騰,不推薦。
四、積分兌換
很多酒店常旅客如果打算去馬爾代夫旅行,一般都會優先考慮用積分兌換,可以節省不少費用。
比如萬豪集團旗下的寧靜島 W 酒店,11 月僅需要 85,000 萬豪積分即可兌換一晚住宿。

而在特賣時購買萬豪積分的價格經常在85美元/萬點,這樣折算下來僅需要722.5美元一晚。如果我們連續預訂5晚住宿,還可以獲得“住五免一”的優惠,相當於打了8折。折算成本為2890美元住 5 晚。
當然,積分兌換也有自己的缺點:
- 不含餐飲,僅有精英會員可以獲贈早餐;
- 一般用積分兌換的都是基礎房,也就是沙屋,需要額外支付費用升級水屋;
- 需要自己支付上島的水飛或快艇的費用(可通過酒店的代訂)。
但這樣算下來還是比直接通過代理預訂套餐便宜不少。
還是以上面的W酒店為例,入住5晚的房費2900美元,雙人往返的水飛費用為2000美元,5天餐飲費用為1000美元,總計5900美元,但現在銷售的套餐雙人價格基本都要8500美元左右,還是省了不少費用。
另外,可以用積分兌換的酒店還有:
五、馬爾代夫選島總結
馬爾代夫從不是 “只有有錢人能去的地方”,它能滿足你對海島的所有想像:無論是想花 3 萬住私人島,還是花 1 萬玩特惠島,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 “一片海”。與其糾結 “哪個島最好”,不如先明確預算和需求 —— 畢竟最好的島嶼,永遠是 “適合你的那一個”。
訂房之前先用比價工具查找最低價格:👉 Trivago | Kayak(Hotelcombined)
訂機票前先用比價工具查找最低價格:👉 Kayak
更多馬爾代夫旅行攻略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