涇縣宣紙文化園的千年非遺之旅,藏在深山中的水墨畫卷

驅車行駛在皖南的青山綠水間,一座錯落有致的白色建築群突然闖入視野。層層堆疊的白色石板順著山勢鋪展,流線型的輪廓如同筆墨在宣紙上暈染開來,與周邊的青山綠水相映成趣 —— 這便是藏在深山中的涇縣宣紙文化園,一處將新中式美學與千年非遺完美融合的秘境。不少去過的人都稱讚它是新中式美學的巔峰,每一處細節都美得讓人驚豔。

涇縣宣紙文化園

文化園的建築本身就是一件藝術品。白色清水混凝土打造的博物館與國紙客廳,以不規則線條勾勒出中式寫意的韻味,大片留白的設計讓建築在光影流轉中更顯靈動。站在高處眺望,純白的建築群依偎在群山懷抱中,雲霧繚繞時宛如一座 “宣紙山”,難怪這裡的涇縣宣紙小鎮 “紙山行” 能斬獲佛羅倫斯雙年展最高獎 —— 達芬奇獎。

石板路、身旁的綠植與遠處的山巒構成一幅流動的水墨畫

漫步其間,腳下的石板路、身旁的綠植與遠處的山巒構成一幅流動的水墨畫。博物館居於中心左側,國紙客廳在右側有序排列,彼此間有蜿蜒道路互通勾連,串聯起整個遊玩路線,讓每一步前行都充滿探索的樂趣。時間與光影在白色建築上不斷變幻,為這份東方美學增添了更多層次與光彩,讓人不自覺放慢腳步,沉醉在這份靜謐與雅致之中。

安徽省宣城市涇縣的特產

作為 “紙中之王、千年壽紙”,涇縣宣紙的製作工藝藏著古人的智慧與堅守。這種安徽省宣城市涇縣的特產,以紋理純淨、不蛀不腐的特性聞名,自古以來便是文人雅客揮毫潑墨的首選。在文化園的博物館裡,一層展區詳細展示了宣紙的歷史沿革、技藝傳承與品種特性,從漢代的雛形到如今的盛名,每一段文字、每一件展品都訴說著非遺的傳承故事。

二樓和三樓的書畫展更是讓人驚歎

二樓和三樓的書畫展更是讓人驚歎,薄如蟬翼的宣紙上,千年之前的筆墨依然清晰可辨,不蛀不腐的特性印證著 “千年壽紙” 的美譽。遙想當年,無數文人墨客飽蘸濃墨,在宣紙上繪丹青、書千古,為後世留下了諸多珍貴的歷史印記與藝術瑰寶。

超級宣紙製作車間
近 108 道繁複工序逐一鋪展開來

深入 “三丈三” 超級宣紙製作車間,近 108 道繁複工序逐一鋪展開來。涇縣宣紙以青檀皮為主要原料,搭配沙田稻草,再輔以涇縣獨有的山澗泉水手工製成,每一道工序都嚴苛至極,一點點技藝之差便會讓成品天差地別。最讓人著迷的是撈紙環節,工匠們手持竹簾在紙漿中輕輕一蕩,薄薄的紙膜便順勢成型,動作行雲流水,盡顯技藝的精湛。

在這裡,還能借助多媒體展示和互動體驗設備,清晰看到紙張從原料到成品的全過程。更能親手體驗宣紙製作的簡易流程,從挑選原料、浸泡制漿到撈紙剪紙,指尖觸碰間,便能感受到老祖宗流傳下來的工藝溫度與傳承的重量。

一處被山水偏愛的寶地

宣紙文化園所在的涇縣,更是一處被山水偏愛的寶地,若擬人化,便是一位滿腹經綸、內藏錦繡的江南文人。沿著皖南一路前行,東起甯國市青龍鄉、西至涇縣蔡村鎮,沿途美景不斷,江南第一漂的激流勇進、查濟古村的白牆黛瓦、月亮灣的清澈溪流,每一處景點都讓人流連忘返。

桃花潭
桃花潭

來到桃花潭邊,站在李白與汪倫送別的碼頭,仿佛能聽見千年前 “桃花潭水深千尺,不及汪倫送我情” 的詩句在風中回蕩。走進水墨汀溪,泡一杯當地的清茶,看雲霧纏繞山間,感受田園生活的寧靜愜意。文化園內的宣紙小鎮國紙水街,也值得慢慢閒逛,累了便到染江山咖啡館歇腳,或是去星暉閣文創店鋪挑選特色紀念品,讓旅途的美好得以留存。這些散落山間的景點,與宣紙文化園一同構成了涇縣的獨特魅力,讓人在探訪非遺的同時,也能沉醉於江南山水的靈秀之中。

涇縣的浪漫,藏在千年不腐的宣紙上

離開時,文創店裡的宣紙書簽還帶著淡淡的草木清香。涇縣的浪漫,藏在千年不腐的宣紙上,藏在工匠們堅守的技藝裡,也藏在青山綠水的靜謐中。這裡沒有喧囂的人潮,只有非遺傳承的執著與山水相依的溫柔,還有蓬勃生長的青檀樹與水影的默默陪伴,如同宣紙本身,作為載體從不張揚,卻承載著千年文化與浪漫,等待著每一個熱愛文化與自然的人前來探尋。

安徽自由行相關資訊

安徽旅遊攻略 | 安徽酒店推薦 | 旅行裝備 | 更多中國熱門景點

訂房之前先用比價工具查找最低價格:👉 Trivago | Kayak(Hotelcombined)

訂機票前先用比價工具查找最低價格:👉 Kayak

別忘了查看最新的特賣活動與優惠碼,可以節省更多:

👉 Agoda優惠碼 | Booking優惠碼 | Expedia優惠碼 | Hotels.com優惠碼 | Klook優惠碼 | Rakuten Travel優惠碼 | Trip.com優惠碼

文中未標注來源圖片均來自 Trip.com

IF this post helps, please RATE 5 stars.1 Star2 Stars3 Stars4 Stars5 Stars (1 votes, average: 5.00 out of 5)
loadingLoading...

發表評論

匿名網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