既下山・蘭往洱海酒店:大理洱海邊的祖宅敘事,把白族的家味釀成山海棲居

大理的浪漫從不是單一的 —— 有人追著網紅碼頭的日落擠鏡頭,有人卻在古村裡,遇見了一座藏著 “家” 的房子。桃源古村的青石板路,盡頭那棟帶著白族翹角飛簷的建築,就是既下山・蘭往洱海酒店。它不是流水線般的度假酒店,而是白族姑娘楊永娟用五年時光,把祖傳老宅釀成的山海棲居地 —— 這裡有蒼山洱海的壯闊,更有阿嬤灶台邊的溫軟。

雲南大理既下山・蘭往洱海酒店

推開蘭往的院門,最先被照壁上 “清白傳家” 四個字絆住腳步。青瓦覆頂的照壁是白族民居的 “魂”,這四個字背後藏著楊家的根:東漢學者楊震 “暮夜卻金” 的典故,千年來被刻進磚縫裡 —— 受提拔者趁夜送黃金,他卻道 “天知,地知,我知,你知,怎會無人知?”,這份清正,如今成了院子裡最動人的裝飾。

照壁上清白傳家四個字

建築本身就是一本白族風物志。1400㎡的空間,沒用工業化的瓷磚與塗料,外牆是本地山石壘砌的,色石皮的紋理裡還沾著蒼山的泥土;門楣上的雕花是村裡老工匠手鑿的,每一道刻痕都帶著溫度;翹角飛簷延續著 “三坊一照壁” 的白族規制,四層樓高的房子立在洱海邊,不張揚,卻讓人一眼想起青磚小瓦馬頭牆的詩意。

既下山・蘭往洱海酒店連傢俱都藏著心思

楊永娟的故事讓這棟房子更有溫度。她曾從這座老宅走出,在大理做原創女裝時,總念著祖宅的青瓦;後來回來重建,特意找老匠人復原了雕花扇門與瓦楞窗,連傢俱都藏著心思 —— 淘來的經典中古籐椅、銅制的船頭造型壁爐,配著白族阿姐手工織的亞麻窗簾,現代藝術與古早手藝撞在一起,竟沒有一絲違和。

蘭往只有 6 間客房,卻像為不同的慢生活量身定制

蘭往只有 6 間客房,卻像為不同的慢生活量身定制。山庭房,推開門就是院子,粗陶花瓶裡插著後山采的野菊,適合喜歡安靜的人;雲舒房帶超大浴池,泡澡時抬頭就是洱海,雲影在湖面飄移,仿佛把山海都泡進了溫水裡。

更絕的是觀景房:峰隱房能看見蒼山雲弄峰的輪廓,清晨的霧像紗一樣裹著山尖;海漫房直面洱海,坐在窗邊喝茶,海鷗會偶爾掠過湖面,翅膀劃水的聲音都聽得清。最貼心的是留白 —— 沒有堆砌的裝飾,白色牆面讓陽光有了落腳處,傍晚時,洱海的霞光會透過窗簾,把房間染成溫柔的橘色。

Sunyataladesee Hotel Erhaidali 4

如果是大家庭或團建,1000㎡的整棟包院太合適。6 室能住 14 人,相當於承包了一整座洱海邊的家。白天在院子裡煮茶,晚上圍坐吃白族小火鍋,銅鍋咕嘟著本地鮮菌與洱海魚,抬頭就是漫天星子,比酒店更自在,比民宿更私密。

住在這裡不用趕行程,發呆都是正經事。清晨沿著環海生態廊道騎車,紅杉樹的倒影映在藍水裡,海鷗會跟著車輪飛一段;上午去喜洲古鎮,不用擠網紅轉角樓,在紮染作坊裡親手染一塊布,靛藍色的花紋裡藏著大理的風;下午回酒店,躺在露臺的籐椅上,洱海的風裹著蒼山的水汽,拂過白帷幔,把陽光篩成碎金。

在四層屋頂就能等一場蒼山日出

i 人在這裡會格外舒服。不用和陌生人共用觀景台,在四層屋頂就能等一場蒼山日出 —— 第一縷光灑在雪山頂,湖面泛起金光,海鷗的叫聲輕得像耳語;也不用排隊拍照,院子裡的雕花扇門、照壁前的青石板,隨便站著都是一幅畫,連風都像在配合你放慢腳步。

下午回酒店,躺在露臺的籐椅上

臨走前喝一杯永娟姐泡的古樹普洱,茶味醇厚,像這棟房子的故事。她說:“這不是酒店,是我想讓更多人看見的、白族的家。” 原來最好的旅行從不是打卡,而是在陌生的地方,找到歇腳的安心 —— 就像在蘭往,枕著洱海的浪聲入睡,伴著蒼山的晨光醒來,把日子過成了一首慢詩。

大理的美,藏在熱鬧的網紅點之外,也藏在蘭往這樣的房子裡

大理的美,藏在熱鬧的網紅點之外,也藏在蘭往這樣的房子裡 —— 它是祖宅的傳承,是文化的延續,更是每個渴望慢下來的人,在洱海邊的另一個家。

雲南自由行相關資訊

雲南旅遊攻略 | 雲南酒店推薦 | 旅行裝備 | 更多中國熱門景點

訂房之前先用比價工具查找最低價格:👉 Trivago | Kayak(Hotelcombined)

別忘了查看最新的特賣活動與優惠碼,可以節省更多:

👉 Agoda優惠碼 | Booking優惠碼 | Expedia優惠碼 | Hotels.com優惠碼 | Klook優惠碼 | Rakuten Travel優惠碼 | Trip.com優惠碼

IF this post helps, please RATE 5 stars.1 Star2 Stars3 Stars4 Stars5 Stars (1 votes, average: 5.00 out of 5)
loadingLoading...

發表評論

匿名網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