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香港中环的摩天森林里,有一栋建筑自带 “双重身份”—— 它曾是 1969 年落成的港府办公大楼,是香港现代主义建筑遗产的代表;如今,斥资数十亿改造后,它以 “尼依格罗香港美利酒店” 之名重生,不仅成为香港唯一的立鼎世集团旗下酒店,更将历史底蕴、艺术美学与黄金区位,酿成了中环最令人心动的旅居风景。
![]() |
若回溯这栋建筑的过往,它本就自带 “传奇基因”。1969 年竣工时,它是香港少有的现代主义风格办公大楼,规整的几何线条、精心计算的建筑角度,让它在当年就凭 “避免阳光过度直射” 的设计斩获 1994 年 “节能建筑奖”;紧邻红棉路的位置,既避开了街头人流的喧嚣,又守着中环的核心脉搏 —— 这样的先天优势,为它后来的 “酒店转型” 埋下了伏笔。

改造的重任,交给了普利兹克奖得主诺曼・福斯特的事务所 Foster+Partners。设计师没有抹去建筑的历史痕迹,反而将其转化为独特亮点:保留了原有的几何轮廓与节能设计,却用白色主色调重塑外立面,底部四层高的拱廊搭配正方形嵌入式窗户,远远望去像极了 “现实版纪念碑谷”,在中环的玻璃幕墙建筑群中,显得既干净又极具视觉冲击力。

站在酒店门口,南侧是太平山的层叠绿意与花园全景,北侧是维多利亚港的粼粼波光、中环摩天轮的转动身影,连远处码头的船只往来都清晰可见。步行可达兰桂坊的热闹、IFC 的现代、置地广场的奢华,甚至香港圣约翰座堂的静谧与动植物园的生机 —— 这样的 “全维度区位”,让酒店刚开业就成了中环的 “坐标级存在”。

走进酒店内部,“艺术感” 是无处不在的底色。公共区域没有堆砌浮夸的装饰,反而用散落的艺术雕塑、装置作品营造出 “居家般的优雅”,开阔的开放式布局让光线自由流动,哪怕只是在大堂漫步,都像逛了一场小型艺术展。

336 间客房延续了 “极简高级” 的风格,黑白配色去掉了多余的浮华,让视野焦点始终落在窗外的风景上。日常预订最多的高级客房与 N1/N2/N3 豪华客房,嵌入式窗户如同定制画框,躺在床上就能将中环的街景、太平山的绿意框进眼底;若想追求更极致的体验,75㎡的探索者套房与特色套房堪称 “城中绿洲”,能坐拥香港公园鸟园的生机 —— 清晨被鸟鸣唤醒,推开窗就能看见红棉路上木棉花的春日艳色,在繁华都市里寻得一份难得的宁静。

对游客而言,这处酒店不仅是 “住的地方”,更是 “中环必打卡的生活场景”。每年春天,酒店里那棵从停车平台空隙中伸展枝桠的百年粉花决明树,会把整个庭院染成梦幻粉色 —— 落英缤纷时,坐在花树下享用下午茶,是香港本地人私藏的 “春日仪式感”;而这棵树,也成了小红书、朋友圈里的 “网红打卡点”,随便一拍都是 “电影感大片”。

餐饮上,酒店更是把 “多元与精致” 做到了极致。花园楼层的 The Tai Pan 餐厅,是情侣约会、家庭庆祝的热门之选:清晨的阳光透过落地窗洒进来,精致的早餐分量十足,甚至还贴心准备了宠物菜单,让带宠出行的游客也能享受温馨时光;Garden Lounge 的下午茶则是 “名媛聚会标配”,三层茶点架上摆满马卡龙、司康与咸点,搭配一壶伯爵茶,抬头就是太平山的绿意,优雅得让人不忍辜负。

若想俯瞰港城夜景,楼顶的环形露台西餐厅与酒吧是绝佳选择 —— 点一杯特调鸡尾酒,伴着晚风看中环的灯光渐次亮起,维多利亚港的夜景在眼前铺展,那一刻便能懂为何有人说 “香港的浪漫,藏在美利酒店的露台上”。酒足饭饱后,还能去三楼的健身 SPA 馆放松,或是在二楼的拱廊拍照 —— 白色拱顶与光影交织,随便摆个姿势,都是自带高级感的 “海报级照片”。

从 1969 年的港府办公大楼,到如今的立鼎世艺术奢居,尼依格罗香港美利酒店最动人的,从来不止是 “斥资数十亿” 的奢华,更是它对历史的尊重、对美学的坚持,以及对 “城市旅居” 的重新定义 —— 在这里,每一扇窗都连着香港的过去与现在,每一处角落都藏着 “在繁华中寻宁静” 的生活哲学。若是下次去香港,不妨住进这栋 “中环地标” 里,用一场慢下来的时光,读懂香港的多面浪漫。
更多香港旅游信息:香港旅游优惠及贴士 | 酒店推荐 | 旅行装备
订房之前先用比价工具查找最低价格:👉 Trivago | Kayak(比驿)
订机票前先用比价工具查找最低价格:👉 Kayak
别忘了查看最新的促销活动与优惠码,可以节省更多:
👉 Agoda优惠码 | Booking优惠码 | Expedia优惠码 | Hotels.com优惠码 | Klook优惠码 | 乐天旅游优惠码 | Trip.com优惠码
评论